汇率的计算及相关知识
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又称外汇(Foreign Exchange, FX)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折算比率。换言之,在两国货币之间,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References:
- 《国际汇兑与结算》石晓楠.
- https://www.investopedia.com/articles/forex/090314/how-calculate-exchange-rate.asp
- https://www.econstor.eu/bitstream/10419/87091/1/11-019.pdf The Financial Trilemma(三元悖论)
- https://www.investopedia.com/articles/forex/090914/understanding-spread-retail-currency-exchange-rates.asp Bid-Ask Spreads
由于货币活跃交易,汇率(Exchange Rate)在一周内不断波动。这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和下跌,类似于其他资产(如黄金或股票)。货币市场价格与你从银行兑换货币得到的汇率不同————例如购买一加元需要多少美元。这往往是三元悖论的一个关键因素。以下是汇率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确定是否得到了一笔好交易。
交易员和机构在一周内每天24小时买卖货币,交易必须将一种货币兑换为另一种。比如要买英镑(GBP),必须用另一种货币来买它。无论使用哪种货币都会创建一个货币对(Currency Pair)。比如使用美元(USD)买入GBP,则汇率对应GBP/USD货币对。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如果货币对USD/CAD
为1.33,则表示兑换1美元需要1.33加元。在USD/CAD
中,第一个货币(USD)始终代表一个单位该货币;汇率显示了购买一单位的第一个货币(USD)需要多少第二个货币(CAD)。
此汇率表示购买一美元需要使用多少加元。想要知道购买一加元需要使用多少美元,可以使用以下公式:1/exchange rate
,即原汇率的倒数。
以上例说明,1/1.33 = 0.7518
。因此买一加元需要花费0.7518美元。该价格通过货币对CAD/USD
反映出来;请注意,两个货币的位置已交换。
外汇汇率具有双向特征:既可用本币表示外币的价格,也可以用外币表示本币的价格。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应先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法。
-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个外币单位或100个,10,000个,100,000个外币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例如在中国外汇市场上:1美元(基准货币) = 6.3960人民币(标价货币),100美元(基准货币) = 639.60人民币(标价货币)。每100美元价值人民币639.60元,这一标价方法就是直接标价法,其标价方法是将外国货币视为一种普通商品,按本国普通商品的标价法进行标价,如1斤苹果=2元,1件衣服=100元,1单位外币=若干单位本币。这种标价法的特点是:外国货币的数额固定不变(为一定单位),其折合成本国货币的数额则随着本币与外币的相对价值变化而变动。 -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
间接标价法,又称为应收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例如在纽约的外汇市场上:1美元(基准货币) = 6.3960人民币(标价货币),100美元(基准货币) = 639.60人民币(标价货币)。间接标价法的特点正好与直接标价法相反,即本币的数额固定不变,其折合成外币的数额随本币与外币相对价值的变化而变动。显然,两种标价法下汇率互为倒数。两者只表明汇率表示方法上的不同,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对一个国家是直接标价法,对另一个国家则是间接标价法。如USD 100=CNY 639.60,在美国看来是间接标价法,对中国则是直接标价法。 - 美元标价法(U.S.Dollar Quotation)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都是针对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相对于某个国家或某个外汇市场而言,本币以外其他各种货币之间的比价则无法用直接或间接标价法来表示。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欧洲货币市场兴起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之间外汇交易量迅速增长,为便于在国际间进行外汇业务交易,银行间的报价,除英镑和欧元外,其他货币的报价都以美元为标准来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也就是用其他货币给美元标价,这就是美元标价法。例如,从瑞士苏黎世向丹麦银行询问丹麦克朗的汇率,丹麦经营外汇银行的报价,不是直接报瑞士法郎对丹麦克朗的汇率,而是报美元对丹麦克朗的汇率。这种非本币之间以一种国际上的主要货币或关键货币(Key Currency)作为汇价标准的标价方法被称为“美元标价法”。在美元标价法下,美元的单位始终不变,美元与其他货币的比值是通过其他货币的量的变化来表现的。世界各金融中心的国际银行所公布的外汇牌价,都是以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非美元货币之间的汇率则通过各自对美元的汇率套算,作为报价的基础。
目前,除英镑、欧元、美元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都采用直接标价法。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也采用直接标价法。美国长期以来也一直采用直接标价法,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在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中逐渐取得统治地位,为了与国际外汇市场上对美元的标价一致,美国从1978年9月1日起,除对英镑继续使用直接标价法以外,对其他货币一律改用间接标价法公布汇价。
能够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一般都要求该国曾经或者目前在国际经济政治舞台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其货币曾经是或当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货币之一。欧元出现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货币之一,其报价采用间接标价法。英国在金本位制时期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国际经济及金融领域一直占据支配地位,伦敦一直是国际金融中心,英镑一直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所以,英国除了对欧元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国家货币一直采用间接标价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元逐渐在国际支付和国际储备中取得统治地位,使美国除仅对欧元、英镑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标价改为间接标价法。
由于在不同的标价法下,汇率上涨和汇率下跌的含义有所不同,必须说明是哪种货币汇率上涨或下跌。如美元/人民币汇率从USD100=CNY639.60,变为USD100=CNY639.70,汇率上升,表示美元升值(或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下降)。
上述3种标价方法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标价方法下,数量固定不变的货币是标准货币或基础货币;数量不断变化的货币是标价货币或报价货币。直接标价法下,基础货币是外币,标价货币是本币;间接标价法下,基础货币是本币,标价货币是外币;美元标价法下,美元是基础货币,其他各国货币是标价货币。3种标价法的共同点,都是以标价货币的数量表示标准货币或基础货币的价格。
买卖价差(Bid-Ask Spreads, buy-sell spread)
当你去银行兑换货币时,您很可能不会得到交易者得到的市场价格。银行或外币兑换所会对价格做加成(markup)来赚取利润,当发生货币兑换时,信用卡和PayPal等支付服务提供商也会这样做。
如果USD/CAD的价格为1.33,则市场价表示购买1美元需要1.33加元。在银行,可能要花1.37加元。市场汇率与他们收取的汇率之差就是他们的利润。要计算价差百分比,先计算两个汇率之间的差,然后将其除以市场汇率:1.37-1.33=0.04 / 1.33 = 0.03
。乘以100可获得加成百分比:0.03 x 100 = 3%。
将美元换为加元,也会有加成。比如CAD/USD汇率为0.75,则银行可能会收取0.7725。他们对你收取的费用高于市场价。加成幅度为0.7725-0.75 = 0.0225 / 0.75 = 0.03 x 100 = 3%
。
货比三家(shop around)以找到更接近市场价的汇率能省一笔钱。一些银行在世界各地拥有ATM联盟(ATM network alliances)网络,当客户从加入联盟的银行提取资金时,会为客户提供更优惠的汇率。
外汇市场上,银行报价通常采用“双向报价”,即同时报出买入价和卖出价。从数字的排列上看,总是前一数字小,后一数字大,因而在不同的标价方法下,买卖价的排列顺序是不同的。
在直接标价法下,前一个为买入价,后一个为卖出价。如在中国外汇市场上,美元/人民币汇率为:6.3957/6.3963。银行买入美元价格为1美元=6.3957人民币,银行卖出美元价格为1美元=6.3963人民币。
1 美元 = 6.3957 / 6.3963 人民币
买入价 卖出价
在间接标价法下,前一个为卖出价,后一个为买入价。如:英国外汇市场上,英镑/美元汇率为:1.5864/1.5866。银行买入美元价格为1英镑=1.5866美元,银行卖出美元价格为1英镑=1.5864美元。
1 英镑 = 1.5864 / 1.5866 美元
卖出价 买入价
是不是绕晕了,没关系,其实只要记住:银行不会亏钱就对了。
- 买入价和卖出价是站在银行的角度讲的,而非客户的角度,因而客户从银行买入外汇采用卖出价,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采用买入价。
- 买与卖的对象是外汇,如在美国纽约汇市,银行买卖的是美元以外的货币。
- 外汇银行等金融机构买卖外汇是以营利为目的,卖出价与买入价的差价就是银行的收益,因此银行的卖出价必然高于买入价,两者差价一般为1‰~5‰。外汇市场越发达,交易量越大,这个差价就越小。西方主要货币间的交易差价大多小于1‰。银行同业间进行批量外汇交易时使用的买入价、卖出价称为“同业汇率”,其差价相对更小,由交易量与外汇供求而定。
- 按国际惯例,外汇交易在报价时通常可只报出小数10/20或50/60,其中的大数1.65和1.76可以省略不报,在交易成交后再确定全部的汇率1.6510或1.7650。
- 买价与卖价之间的差额,是银行买卖外汇的收益。如上例,英镑兑美元的买卖差价为每英镑0.0002美元,通常称为卖出价高于买入价2点。在外汇市场上,每一“点”为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即0.0001称为1点。
中间汇率是指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数,又称中间价。中间汇率不是外汇买卖的执行价格,它通常只用于报刊和统计报表对外报道汇率消息以及汇率的综合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中间汇率 = (买入汇率 + 卖出汇率) ÷ 2
现钞汇率是指买卖外汇现钞时所使用的汇率。也有买入价和卖出价之分,一般外汇现钞的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相同,而外汇现钞的买入价比汇票等支付凭证(现汇)的买入价低(一般低2‰~3‰)。这是因为银行买入汇票等支付凭证后,通过航邮划账,可以很快存入外国银行获取利息或调拨使用;而银行买入外币现钞则要经过一定时间,待积累到一定数额后,才能将其运送到该种外币的发行国使用。在此期间,买进现钞的银行要承受一定的利息损失,并要支付运送费,银行便将此损失转嫁给卖出现钞的客户承担。因此现钞买入价要低于现汇买入价。简单点说就是电子货币方便快捷,实体货币需要额外的保管和运输等。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基准汇率是各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以及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外汇与人民币买卖的交易基准汇价。各外汇指定银行以美元交易基准汇价为依据,根据国际外汇市场行情自行套算出人民币对美元、日元以及各种可自由兑换货币的中间价,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汇价浮动幅度内自行制定外汇买入价、外汇卖出价以及现钞买入价和现钞卖出价,并对外挂牌。
下图为中国银行2021-04-29 16:51:42的外汇牌价部分截图:
现在有货币交易所提供了5位小数的汇率,如下图是forex在2021-04-29下午某时刻的牌价
计算汇兑的金额
使用汇率来确定多少本币能买到多少外币。如果要去欧洲,则需要欧元(EUR), 假设我们有美元, 则需要在银行检查EUR/USD汇率。市场汇率可能是1.113,但交易所可能会向你收取1.146或更高的价格。
假设你有$1,000 USD可以用来购买欧元。用$1,000除以1.146(银行可能收取的费用)即可获得872.60欧元。这就是$1,000美元能换的欧元数量。现在假设需要1,500欧元,并想知道要花多少美元。将1,500乘以1.146得到1,719 USD。
外汇交易程序如下:
- 询价:主动发起外汇交易的一方在自报家门后,询问有关货币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询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交易的币种、交易金额、合同的交割期限等。
- 报价:接到询价的外汇银行的交易员,应迅速完整地报出所询问的有关货币的现汇或期汇的买入价和卖出价。
- 成交:询价者接到报价后,表示愿意以报出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个期限的多少数额的某种货币。然后由报价银行对此交易许诺。
- 证实:当报价银行的外汇交易员说成交了,外汇交易合同即成立,双方都应遵照各自的许诺。
- 交割:交割双方需按对方的要求将卖出的货币及时准确地汇入对方指定的银行存款账户中。
一些相关术语:
卖价(Ask Price, Offer Price, Sell Price) —— 指货币交易商愿意出售的货币单位的最低价格。
买价(Bid Price) —— 指货币交易商愿意为该货币购买单位的最高价格
交割是指双方各自按照对方的要求,将卖出的货币解入对方指定的账户的处理过程。
即期汇率又称现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的双方在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手续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又称期汇汇率,是指外汇买卖的双方事先约定,据以在未来约定的期限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开盘汇率也称开盘价,是指外汇市场在每个营业日刚开始时,进行首批外汇买卖的汇率。
收盘汇率也称收盘价,是指外汇市场在每个营业日即将结束时,最后一批外汇买卖的汇率。
同业汇率是银行同业之间进行外汇交易时所使用的汇率。由于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一般有最低交易金额的限制,故同业汇率又称外汇的批发价。同业汇率的买卖差价一般较小。
商业汇率是银行与顾客之间进行外汇交易时所使用的汇率,又称外汇的零售价。商业汇率是根据同业汇率适当增(卖出价)、减(买入价)而形成,故其买卖差价一般较大。
在外汇交易中,成交是指确定外汇买卖协议,该协议规定了外汇交易的买方、卖方,外汇买卖的币种、数量和价格以及交割标准。成交仅指确定买卖关系,并不发生实际收付行为。
交割指买卖成交后“钱货两清”的行为,交易双方分别按照对方的要求将卖出的货币汇入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交割日(Value Date)又称结算日,也称有效起息日(Value Date),是指买卖双方将资金交与对方的日期。
即期外汇交易(Spot Exchange Transaction),又称现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约定于成交后的两个营业日内交割的外汇交易。即期交易是外汇市场上最常见、最普遍的交易形式,其基本作用在于:满足临时性的付款需求、实现货币购买力的转移、调整货币头寸、进行外汇投机等。即期交易的汇率构成整个外汇市场汇率的基础。一般而言,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进行外汇交易时,除非特殊指定日期,一般都视为即期交易。
远期交易(Forward Transaction),又称期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并不立即办理交割,而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在约定的日期(成交后两个营业日以上)按约定的汇率办理交割的外汇交易。最常见的远期外汇交易交割期限一般有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长的可达12个月,如果期限再长,则称为超远期交易。我国的远期交易的期限安排有7天、20天、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6个月等,远期结汇的货币主要有美元、日元、欧元、港元等。远期外汇合同约定的汇率就是远期汇率,它是双方在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时所规定的,到交割日即按此汇率办理交割,不受交割日即期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交割日的即期汇率很可能高于或低于所规定的远期汇率,由此所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由交易人自行承受。
此外还有择期、掉期交易(Swap Transaction)、期货、期权等等业务。
最后
由于我不是金融专业的,只是在工作种接触到了这方面的业务,由于这些知识网上较少,而且都比较散碎和浅显,因此自己找了些资料学习并整理一下。内容太多我也只能整理一部分,更完整的应该去查看相关专业的书。时间匆忙,难免错误和疏漏,欢迎指正。